交流合作
當前位置: 網站首頁 > 交流合作 > 國際交流 > 正文

【新聞】許身健教授率團成功訪問美國和加拿大

發布日期:2019-10-24 作者: 點擊:

2019年10月13日至20日,法律碩士學院院長許身健教授率團訪問美國紐約大學、天普大學和加拿大蒙特利爾大學及美國Pepper Hamilton律師事務所。代表團成員包括法律碩士學院劉保玉教授、陶乾副教授和石亞淙博士。

10月14日,代表團訪問紐約大學法學院。紐約大學法學院亞美法研究所學術主任Jerome A. Cohen教授(柯恩)、執行主任Katherine Wilhelm教授(魏夢欣)、高級研究員Ira Belkin(伯恩敬)、研究員Elias Blood-Patterson、研究員Allen Clayton-Greene、研究員 Gao Yuan等接待了代表團一行。


代表團與紐約大學法學院交流

Jerome A. Cohen教授代表紐約大學法學院對伟德betvictor体育官网代表團的到訪表示熱烈歡迎。他回顧了紐約大學法學院亞美法研究所與伟德betvictor体育官网的合作曆史與合作成果,期待未來以具體項目為依托,與法律碩士學院進一步開展多學科多領域的深入合作。

許身健院長感謝紐約大學法學院的熱情接待。他向美方介紹了法律碩士學院的發展曆史、辦學特色、師資隊伍和生源質量等情況,歡迎紐約大學教授到法律碩士學院開設短期課程和講座,法律碩士學院願意提供工作生活方面的各種支持。美方對此表示高度認同,願意全力推進相關項目的落地與實施。

雙方就法律職業倫理問題展開熱烈讨論,共同探讨如何在法律職業倫理教育方面開展進一步的合作。Jerome A. Cohen教授表示,願意為法律職業倫理教學提供師資支持,期望通過法律職業倫理教育,進一步提升法律共同體的職業素養。雙方進一步讨論了法律職業倫理課程的開設方式,探索通過案例教學,把法律職業倫理課程講授得更加貼合實際。

應美方Katherine Wilhelm教授邀請,劉保玉教授向美方介紹了中國民法典的編纂情況。雙方就民法典編纂過程中遇到的難題進行了熱烈讨論。陶乾副教授就知識産權課程和知識産權法律診所的設置問題與美方進行了充分讨論。石亞淙博士與美方代表交流了複合型人才培養的經驗和課程設置思路。會談中,雙方都期待依托紐約大學亞美法研究所和法律碩士學院的交流項目,進一步就共同關心的問題開展縱深合作,并就教師訪學、學生交換等事項達成了共識。正在紐約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訪學的我校法學院袁鋼副教授也應邀參加了此次交流活動。 

FD37

許身健院長向紐約大學法學院Katherine Wilhelm教授贈送紀念品

10月16日,代表團訪問美國天普大學法學院,并與天普大學法學院院長Gregory N. Mandel教授、助理院長John W. Smagula教授、法律援助中心Spencer Rand教授、校友事務副主任Deborah M.McCreery教授、亞洲區招生主任、中國區校友會秘書長王偉女士等進行了會談。

 

273ED

代表團與天普大學法學院座談

會談中,許身健院長回顧了與天普大學法學院合作的曆史,期待進一步擴大交流領域,在教師交流、短期課程之外,重點針對學生培養問題與天普大學法學院加強合作。

天普大學法學院教師對此表示熱烈歡迎,John W. Smagula教授介紹了天普大學LLM項目的發展曆史以及目前在中國的招生情況,期待更多中國學子申請該項目。王偉女士詳細介紹了天普大學已經相對成熟的LLM聯合培養項目,該項目可讓學生在3-4年内取得伟德betvictor体育官网和天普大學兩個法律碩士學位。雙方就相關項目合作細節進行了商議,并表示将盡快啟動該項目的宣傳和招生工作。王偉女士進一步介紹了天普大學的訪問學者、青年教師培訓等項目,邀請法律碩士學院青年教師到天普大學進行訪問學習。

 Spencer Rand教授詳細介紹了天普大學法學院法律實踐課程和法律診所課程的開設情況。雙方就法律診所課程的開設目的、開設曆史、開設方式、開設規模等進行了廣泛讨論,并就天普大學法律診所的運行情況進行了深入探讨。作為最早參與中國法律診所教育的專家,許身健院長介紹了中國法律診所目前的發展情況,并就如何進一步提升中國法律診所的質量問題與美方進行了熱烈讨論。

 Deborah M.McCreery教授介紹了天普大學的校友聯絡工作情況。天普大學定期給校友郵寄刊物,并舉行年度校友聚會。這加強了校友的凝聚力,加深了校友對法學院的感情,在推動與校友的溝通聯絡以及院刊的籌辦方面,提供了可資借鑒的寶貴經驗。

 

undefined

許身健院長向天普大學法學院院長Gregory N. Mandel教授贈送紀念品

 

18186

天普大學法學院交流會與會人員合影

10月17日,代表團參觀了費城知名律師事務所Pepper Hamilton,并與Kelly Tillery、Frank Devine、Matt Adler、Mike Reed、曾瑩等不同領域的著名律師和合夥人展開深入交流。

許身健院長介紹了法律碩士學院的基本情況,與各位律師、合夥人就美國教育的優勢和面臨的問題進行了廣泛深入的交流,并邀請各律師、合夥人到伟德betvictor体育官网開設講座,進一步加強理論和實務的聯系,探索法律實務課程的新模式、新思路。

 

undefined

代表團訪問費城Pepper Hamilton律師事務所

各律師、合夥人結合自己講授實務課程的經驗,介紹了實務課程的講授模式,讨論了律師作為兼職教授應當具備的素質,指出律師開設實務課程的重要目的在于為學生展示最真實的司法實踐。雙方就法律職業倫理問題進行了深入交流,認為法律職業倫理是指導律師如何與客戶溝通的重要問題,在律師行業亟需法律職業倫理的培訓和建設。陶乾副教授就律師與大學教師如何共同開設實踐課的問題與各律師、合夥人進行了進一步的交流。


undefined

許身健院長向Pepper Hamilton律所贈送紀念品

undefined

代表團參觀Pepper Hamilton律師事務所

10月18日代表團訪問加拿大蒙特利爾大學法學院,雙方圍繞民法典編纂以及審判文書上網問題進行了學術研讨。蒙特利爾大學法學院副院長Pierre Larouche教授、Gautrais Vincent 教授、Tremblay Hugo 教授、Morin Michel教授與我院教師進行了學術交流。Morin Michel教授主持了此次活動。

劉保玉教授做了有關“中國民法典物權編的立法情況與完善建議”的主題演講。劉保玉教授首先介紹了中國民法典編纂的進展情況。他指出,人格權、侵權責任獨立成編,被認為是中國民法典體例編排上的最大亮點。接着,劉保玉教授介紹了物權編草案二審稿的編章結構安排,指出了物權編草案相比于現行《物權法》的變化。随後,劉教授介紹了物權編草案前三章的編制體例和内容的修改與完善,包括編章體例、物權客體的規定、物權法定原則表述的緩和、物權公示公信原則的完善、特殊動産的物權變動規則等方面。最後,劉保玉教授針對所有權、用益物權、擔保物權、占有等幾個部分的規定,分别介紹了草案中的主要修改内容以及立法中的争議,并給出了進一步完善的建議。

38DEB

劉保玉教授在蒙特利爾大學作主題發言

    陶乾副教授在發言中首先介紹了新中國成立以來有關民法的立法情況,尤其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幾份民法草案的篇章結構,介紹了民法草案和民法通則中與知識産權有關的條款。通過對中國民法通則的産生背景以及我國知識産權制度的立法進展的介紹,分析知識産權規則在民法中所扮演的角色。她指出,目前中國已經形成了完備的知識産權制度體系。在當下我國民法典編纂過程中,圍繞民法典是否應當保護知識産權編,學術界存在不同觀點。支持知識産權入典的觀點主要集中在民法内部體系、立法成本、當下立法背景、入典意義等幾個角度,而反對觀點主要集中在知識産權規則的不穩定性、部分規則具有一定的公法色彩、抽象出知識産權一般性規則的難度這三個方面。

陶乾副教授在蒙特利爾大學作主題發言

陶乾副教授發言結束後,蒙特利爾大學法學院副院長Pierre Larouche進行了點評。他首先分享了加拿大知識産權法的立法情況以及魁北克民法典如何處理其與知識産權規則的關系。一般而言,知識産權由聯邦法進行規範,而商業秘密是由州法來規範,不正當競争法中的部分内容交由各省來決定。Pierre Larouche教授進一步就商業秘密規則如何與魁北克民法典互動做了說明,他還分享了德國和法國将知識産權法獨立成典的理由。此外,他還就具體的制度規則做了介紹。他說,商标法領域有懲罰性賠償制度,因為聯邦法對此做了規定。但專利法領域沒有懲罰性賠償制度。

許身健院長的演講題目是裁判文書上網帶來的法律問題。許身健院長首先肯定了裁判文書網上公開對于促進司法透明度的積極意義。接着,他提出了裁判文書上網引發的問題,包括制度方面、公開文書資源運用方面、被遺忘權方面、技術方面、立法方面、以及其他訴訟文書和筆錄的公開方面等。許身健院長表示,要以倫理原則為指導來應對裁判文書上網帶來的問題。法律倫理要求我們所掌握的不是規則,而是一個做決定的好程序,因為規則和信條都是變化的,給予一個做出困難決定的程序才是寶貴貢獻。最後,許身健院長強調,在不同價值取向發生沖突時,進行選擇的元規則要優先保護人的安全,慎重對待生命倫理,不得毀損人性的價值。而實現以上要求的必要方式,就是要加強問責機制,提高懲戒的力度。

許身健教授在蒙特利爾大學作主題發言

許身健院長發言結束後,蒙特利爾大學Vincent Gautrais教授進行了與談。Vincent Gautrais教授首先介紹了加拿大的司法公開情況并做了分析。他認為,線上的判決公開與紙質判決線下公開在功能上具有等同性,但對于線上公開而言,信息網絡技術的運用使得信息的獲取更為便捷的同時,也帶來了一些法律問題。在堅持司法公開原則的前提下,通過技術來做一些适當的調适。比如,在加拿大不允許搜索引擎抓取整個判決的所有細節。伴随着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對于網絡上對裁判文書中所包含的身份信息等内容的使用,應該設定更高的限制标準。

    石亞淙博士接着進行了與談。石亞淙博士首先從刑法适用的角度,發表了對裁判文書上網的看法,并分析了文書上網的必要性。石亞淙博士指出,法律不是靠明确的條文來表現,而是在一個個案件的判決中清晰地展示出來。刑法隻有運用到現實生活中才具有意義,而判決書、起訴書正是對刑法的生動解讀。因此,判決書、起訴書應當公開,而且要具有合法性、合理性以及明确性。此外,石亞淙博士表示,文書上網不僅要考慮一般預防,也不能忽視行為人再社會化的要求。罪犯也是社會成員,如果公開的範圍嚴重影響了被告人重返社會的機會,則必須在公開時對個人信息進行去隐私化處理。

 石亞淙博士在蒙特利爾大學作主題發言

在學術交流活動之後的讨論環節,中加學者圍繞民法典編纂的章節體例、知識産權懲罰性賠償、互聯網個人信息保護、被遺忘權等法律問題,進行了深入的交流。雙方圍繞各國裁判文書公開情況、裁判要旨撰寫情況等相互介紹了經驗。

我院代表團與蒙特利爾大學法學院與會教授合影

    我校與蒙特利爾大學有着多年的友好合作。本次會議進一步加強了雙方學者的交流,亦是對外傳播法治發展經驗的成功嘗試。

本次出訪成果豐碩,代表團圓滿完成了出訪任務。此次訪問進一步拓寬了法律碩士學院國際學術交流渠道,拓展了國際化視野,提升了學院的國際影響力,将學院的國際化辦學水平又向前推進了一步。

 

 

 

 

(撰稿人:石亞淙、陶乾)

 

Baidu
sogou